关于无人驾驶技术中人工智能的思考

关于无人驾驶技术中人工智能的思考

“我站着不动,车就会自动来找我!”在21世纪的当今,这个梦想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来实现吗?

 

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希望进入到车内,可以舒舒服服的躺下来,一边欣赏着环绕立体声效果的至纯至美的音乐,一边喝着香味扑鼻的咖啡,或者在完全放松的状态,轻闭双眼,进入酣睡,再或者,我们只管盯着笔记本进入游戏世界或者处理一些应急公务…

 

这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实现的几率到底有多大?我们尚且不知道。但是,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已经有无数个曾经被称之为痴人说梦的梦已经得以实现。所以我们开始感叹: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同时,我们提醒自己,人类不能失去梦想。我们坚信,也正是因为这些无数的梦想,才促使我们人类不断进步,不断创造着伟大的奇迹。我们的生活品质不断得以优化,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这是事实。

 

因此,在任何一个新事物出现之前,或者,得以100%完善之前,我们不应以自己的现有的思维局限性来扼杀这种可能性。

 

关于无人驾驶技术,我们其实都有或多或少的了解,目前在这个技术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美国的特斯拉,目前一些需要人为协助模式的半自动驾驶车型也在分批量产,并已经以其超酷的科技感外形及先进的内部电子设备博得大量羡慕的眼球。国内不少汽车厂家也在无人驾驶领域表现得无比踊跃。最近,自动驾驶的消息不绝于耳。

 

先是滴滴在上海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后是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北区52条自动驾驶测试路全开放,总长超200公里;再是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启动了西部地区首条非园区市政道路5G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的测试项目。2018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规模近50亿美元;到2021年,预计其规模将超70亿美元;到2035年,预计全球无人驾驶汽车销量将达2100万辆。目前中国大陆已有35个城市明确开展自动驾驶相关测试。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份,已颁发了109张自动驾驶路测牌照。各地为争取国家级示范区可谓不遗余力。从公开资料来看,国家级示范区包含浙江的杭州、嘉兴;江苏的无锡、苏州常熟;福建的平潭、漳州;重庆;四川的成都和德阳;广东的广州、深圳;湖南的长沙;湖北的武汉;吉林长春;辽宁的盘锦等。

 

这些消息是令人无比振奋的,那么真正的无人驾驶技术到底需要哪些技术支持?需要突破的技术的瓶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最担忧的会是什么?

 

不管是无人驾驶汽车,还是我们自己驾驶汽车,我们最担忧的当然是安全问题。安全对于生命的重要性,显然要远远高于人工智能对我们带来的便捷性。

 

举例来说,我们乘坐汽车,希望司机是一个技能娴熟,经验丰富,冷静理智的老司机,因为他可以大大提升行车安全,我们会觉得省心,安心且放心。

 

那么,无人驾驶汽车的全身内外的各种先进高端的电子元器件与软件程序通力合作,能代替一位老司机吗?或者超越一位老司机?

简而言之,无人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系统能精准的感知周围变化莫测的环境,并尽量非延时的做出理性判断,比如避让,减速,优化路线,或者选择走不走高速呢?另外,在大雨、大雪、大雾等极端天气下,自动驾驶技术能够超越人的驾驶能力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来探讨无人驾驶技术的原理。我不想说的过于复杂,无人驾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汽车上装备高精度低延时的感应器,如雷达,摄像头,GPS等,给汽车电脑提供车身周边的足够信息,比如距离,图像,定位等,汽车在通过大数据对比,做出逻辑断定,对汽车实施控制。这样看来,在一定程度上,汽车的确在模仿我们人类。

 

但对于自动驾驶来说,仅使用GPS在精度、响应速度与场景覆盖率(隧道、车库)都不够,还需要一种加速度传感器,也就是IMU惯性测量单元,并通过卡尔曼滤波等方法将二者信息融合,形成最优估计。然而,这对于我们人类本身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即人脑与肢体的协作精确度及反应速度。即使是不同的人,开同一性能的汽车,处理应急状况的速度与方式也不一样。

 

比如,在汽车高速行驶中,我们前面突然出现一个障碍物,是一块石头?还是一个塑料袋?如果是石头,我们会选择避开,但如果是塑料袋,我们很可能会选择不避让。那么无人驾驶汽车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做到这一点吗?

 

现在是2020年7月份。未来充满未确定性!让我们拭目以待!

 

附电影《终结者》一句经典台词

The whole thing goes: The future’s not set. There’s no fate but what we make for ourselves.

所有事情就是这样:未来是个未知数,没有什么命中注定,我们自己掌握未来。

 

了解GPS全球定位及卫星导航专用晶振相关知识,请参考晶诺威科技官网相关文章:

电话:0755-23068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