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为体现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一市场规则的,莫过于当今的温补晶振价格一路狂飙了。短短两个月,温补晶振系列产品价格已经翻了数倍。究其原因,只有一个:日本IC工厂着火了,而大部分温补晶振都是采用的该公司生产的IC!
残酷的现实就是:IC少了,晶振厂家制造的温补晶振数量随之断崖式递减。“求远远大于供”的关系逐渐形成,且迅速愈演愈烈。 “物以稀为贵”就像一个永恒的真理一样反复被证明着,这让人不由想起当年的“蒜你狠”现象。目前的温补晶振领域的现实同连锁反应:日本IC工厂火灾–>温补晶振IC缺货–>温补晶振缺货–>温补晶振涨价。
价格上涨与交期延长总是像一对手拉手的双胞胎一样形影不离。相映之下,市场对晶振的需求愈发强劲,缺货和涨价愈演愈烈。
回顾当下的全球晶振市场格局,全球的晶振产能的50%集中在日本,剩下的是台湾和大陆,其中台湾以中高端为主。日本的公司本身的扩产速度、意愿都比较慢、比较弱,现在扩产意愿最强的公司反而是国内公司。
然而,绝大多数需要扩产的国内晶振生产厂家,仍面临源自日本的材料及技术等掣肘。在疫情之下,扩产的配套设备的配置也遭遇难题。
从事实来看,晶振的主要原材料IC是日本晶振厂家所制造,在疫情之下的贸易问题,导致原材料供应严重不足,进而加剧了产能短缺的状况,这也是晶振涨价缺货的重要原因之一。
预测到2021年上半年晶振行业都有很大可能处于产能不足、价格上升的状态,温补晶振等可能还需4-6个月才有可能恢复正常供货。
面对庞大的5G、汽车电子、智能穿戴设备、物联网等领域的市场需求,类似温补晶振的高端晶振系列需求日益旺盛,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许意味着国内晶振厂商在高端晶振研发与制造领域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