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数字电路的大脑,而晶振的作用主要是为芯片提供频率精准且稳定的时钟信号,对控制电路来说极其重要,特别是对芯片有着举足经事的作用。时钟信号既能让各个电路完成其功能,也能使电子设备与周边控制器件同步。
晶振在数字电路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一旦晶振选择不当或在电路中应用不当,带来的问题可谓举不胜举。或许也因如此,一旦设备出问题,晶振往往是第一个被怀疑的对象。但,这是唯一答案吗?
我们暂且把晶振放在一边,假定一个场景,我问你答:
你能看见我吗?
你肯定说,看不见,因为我真的没有在你眼前。
这道理很简单:因为我没有在你眼前,所以你看不见我,因此可以推理出我不存在。
现在,我站在你一侧,你正在目视前方。你会不会因为看不见我而推理出我不存在?
再来,假设我就站在你眼前,而你眼睛暂时失明,你不知道自己眼睛失明。你有没有可能性推理出我不存在?
其实费半天劲儿编上面的例子,我只想说清楚的一件事情是:
若芯片捕捉不到晶振输出的频率信号,存在非常多的可能性,比如,芯片本身问题(选型问题、质量问题或焊接问题等),晶振选型不正确(指晶振与芯片不匹配,如频率精度、工作温度范围、负载电容选择)、晶振本身不良(品质不合格、晶振在超声波焊接中被破坏、晶振被摔坏、晶振气密性遭受破坏)、晶振在电路应用中被使用不当等(包括虚焊、走线过长、脚位识别错误、短路、开路、负载电容选择错误、外接电容匹配不当、过多杂散电容干扰、马达干扰、电源干扰等)。
最近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晶振用手一摸就好了,到底是怎么一会儿事儿?是不是晶振坏了?
根据经验,这种情况一般是由晶振在电路中应用不当所致。建议上电后检查晶振实际输出频率的精度是否满足芯片要求。若存在晶振频率严重偏差,一般情况下我们建议通过调整外接电容大小来改善。如果问题依旧存在,请咨询晶诺威科技客服,进一步了解一些特殊案例。
拓展阅读:为什么把晶振设计在IC旁?
在IC集成电路布局和设计中,将晶振(晶体振荡器)放置在靠近IC(集成电路)的位置是一种优化的做法,晶诺威科技为您归纳了以下八点:
1、信号稳定性
晶振是产生稳定时钟信号的关键组件,将晶振放在IC附近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时钟信号传输的损耗和干扰。信号的传输距离越短,时钟信号的稳定性就越高。
这是因为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如电磁干扰、电阻、电容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信号的失真或衰减。因此,将晶振放在IC附近可以确保时钟信号的清晰度和准确性,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2、传输效率
当时钟信号经过较长的传输线路后会产生微小的传输延迟。而微控制器通常具有非常高的时钟频率,任何微小的延迟都会对系统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将晶振放置在IC附近可以缩短时钟信号的传输距离,从而减少传输延迟。这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整体性能,特别是在需要高速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应用中。
3、抗干扰能力
晶振产生的时钟信号具有一定的电磁辐射,如果与其他电子组件放置过远,可能会产生电磁干扰(EMI)。将晶振放置在IC附近可以减少这种干扰,提高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外界干扰对时钟信号的影响,确保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和错误的发生。
4、电源管理
将晶振放置在IC附近还有助于电源管理。晶振的工作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将其放置在IC附近可以确保电源线路连接更为直接和稳定,减少电源波动对晶振工作的影响,从而保持晶振的稳定运行。
5、热管理
晶振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特别是在高频或高温环境下。因此,将晶振放置在集成电路附近时,需要考虑到热管理的因素。通常,设计师会选择在集成电路的散热片或散热孔附近放置晶振,以便有效地将热量散发出去,防止热量积累导致性能下降或设备损坏。
6、布局优化
在电子设备的布局设计中,通常需要考虑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和相互影响。晶振的大小和形状可能会限制其在电路板上的放置位置。在满足信号质量、传输效率和电磁兼容性的同时,将晶振放在IC附近可以实现布局的优化,提高整体电路板的紧凑性和可靠性。
7、兼容性考虑
某些特定的IC可能需要与特定类型的晶振配合使用,以确保最佳的性能和兼容性。将晶振放置在IC附近可以确保它们之间的连接更加直接和可靠,减少因线路过长或信号干扰而引起的兼容性问题。
8、成本考虑
虽然将晶振放置在集成电路附近可能会带来一些优势,但这也可能增加设计的复杂性和成本。例如,可能需要使用更高级的布线技术或更昂贵的材料来确保信号质量和电磁兼容性。因此,在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综上所述,将晶振放在IC附近是出于对信号稳定性、传输延迟、抗干扰能力、电源管理、布局优化和兼容性等多方面的考虑。这种布局设计有助于确保电子设备能够高效、稳定地运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并确保数字电路能够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