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CBA上,我们很容易发现晶振的两端通常都会外接两颗电容。这两个电容叫晶振的外接电容,一般区间是6PF~33PF。这两颗外接电容会直接影响晶振输出频率的精度和稳定性。C1和C2是电路板和包括IC 管脚和晶振在内的组件的总电容值。一般情况下,电路板的杂散电容Cs我们按照3~5PF来估算。
不同负载的晶振,要求的外接电容的容值也不一样。晶振这两颗电容需要接地(GND),其原理是实现电容的分压作用,电容值越小,晶振频率越偏正向。同理,电容值越大,晶振频率越偏负向。
举例来看:
晶振参数
标准频率:12.000000MHz
频差:±20PPM
负载电容:12PF
当外接电容是6PF时,我们测出的振荡电路频率可能会偏正向,如12.000666MHz。
当外接电容是20PF时,我们测出的振荡电路频率会偏负向:如11.999666MHz
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根据测出的晶振频率频偏程度来选择合适的电容,使晶振在工作中产生的频率尽量靠近中心点,即:12.000000MHz。
在选购无源晶振时,经常会被问到:“您需要多少pF的晶振?” 这里的pF是无源晶振负载电容值的单位,通常用于描述电容的容量大小。
无源晶振(晶体谐振器)需要匹配外部谐振电路才可以输出信号,自身无法振荡。在选择晶体的负载电容时,我们要权衡能量损耗和频率的稳定性。同一封装尺寸的晶体,负载越小,能耗越低。电容的大小影响无源晶振的起振时间、频率稳定度等。
了解更多关于晶振电容匹配知识,请点击本网站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