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锂电池使用寿命有望实现技术突破

国产锂电池使用寿命有望实现技术突破
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

2月13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院士与高悦研究员团队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颠覆性成果,提出“外部锂供应”技术:通过向电池注入新型有机锂盐,实现锂离子的精准补充,使商用锂电池循环寿命突破11818次(容量保持率96%),将锂电池寿命提升1-2个数量级。

该技术背后的核心是一种名为三氟甲基亚磺酸锂的化合物,其可以成为锂电池的“续命药剂”。具体来说,复旦研究团队通过AI驱动的高通量筛选,从300万虚拟分子库中锁定理想分子——三氟甲基亚磺酸锂(CF3SO2Li)。这种白色粉末状化合物具备三大特性:

首先是精准分解:在2.8-4.3V充电电压窗口内不可逆氧化,释放锂离子并分解为SO₂、CHF₃等气体,经电池排气系统排出,实现“零残留”;

其次是普适兼容:可溶于常规电解液,与石墨、硅碳负极及各类正极材料完美适配;

最后是工业友好:空气中稳定,合成成本低于传统电解液添加剂,占电池总成本比例不足10%。

电话:0755-23068369